最近,观察女儿和几个小伙伴玩耍互动的情况,我发现有个小姑娘总是“委曲求全”。比如,大家一起剪纸,其他人一时兴起想去玩别的游戏,这姑娘虽然很想继续剪纸,但她也会放下剪纸,很小声地说:“好吧,那就先玩别的吧”;比如,玩过家家分配角色,剩下一个“鲨鱼”的角色无人愿意认领,其他小朋友都看着她,她沉默着不乐意,但最终还是默默接受了这样的安排;再比如,和其他小朋友冲突,她常会主动道歉,哪怕责任并不在她,为了安慰对方,还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对方玩。
我和她妈妈聊过,用她妈妈的话说:“我家闺女是老二,哥哥比她大得多,却不如她懂事,好多时候她都让着哥哥”。虽然欣慰于女儿的“听话懂事”,但她也担心,孩子是不是有点“讨好型”人格,担心她将来在恋爱、婚姻中会受委屈。是啊,如果真是“讨好型”人格,那这孩子的“懂事”就有点让人心疼。果仁妈今天的文,就来具体聊聊,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“讨好型人格”以及如何避免孩子成为“讨好型”人格。
想要避免孩子变成“讨好者”,得先搞清是哪些原因让孩子变得“讨好”。
控制性父母严厉又挑剔,很少肯定孩子,甚至要求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见,一切以父母的意志为主导。如果没有做到,孩子将直接面临责骂和批评,或者面对“我付出这么多都是为了你啊”这类亲情绑架式埋怨。长此以往,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被剥夺。让父母高兴,成为了他们获得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唯一渠道。长大之后,讨好父母演变成讨好其他人,以此获得爱和肯定。
朱迪斯•哈里斯在《教养的迷思》中指出,对孩子的行为模式影响最大的,并非父母,而是他们的同辈群体[1]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小姑娘,如果她继续保持讨好者的行为模式,有可能会让其他同伴肆意利用她的“体贴善良”,“老好人”的标签越贴越牢,这种“剥削”也会变得越来越自然,造成恶性循环。小时候,我们被教育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,长大后,我们被要求做个受欢迎的好人。似乎牺牲自己、帮助他人,换来好人缘是十分重要的事。然而,这样的标准极易抹杀个体意志、压抑情感需求。所幸,如今的父母,多数已经不再将听话懂事作为评判孩子的重要标准了。
美国心理治疗师Amy Morin等研究者总结了“讨好型人格”的十大特征,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判断依据[2]:
1、你表现的同意所有人的意见,哪怕这违背你的价值观;2、你觉得自己对他人的感受负有责任;3、你经常自责,哪怕责任不在你,或担心其他人会责怪自己;4、你的时间经常被他人想让你做的事情填满,这让你觉得很有负担;5、你不懂拒绝;6、如果别人因你而不高兴,会让你觉得很难受;7、你尽量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,以此取悦他人,哪怕这和你的目标相悖;8、你非常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赞美;9、你会尽全力去避免冲突;10、当你觉得受伤、愤怒、尴尬或失望时,你不愿意承认或表达。
或许你会发现,孩子能对号某些特征,但千万不要着急给孩子贴上“讨好型”人格的标签。
仔细观察这些特征,你会发现,“讨好型人格”的核心矛盾是,总是想让别人舒服,总是以别人的需求为先,但其实自己是不舒服的,不乐意的,虽然表面上不表现出来,但内心是拧巴的。
经常有很多家长说,自己家孩子总是很乐意被别人使唤,或者为了让别人开心,就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给人家,是不是“讨好型人格”?
不一定,有时候,我们眼里的“讨好”,只是孩子共情能力较高、更能体谅他人的表现。
如何真正区分“共情能力高”和“讨好”呢?
我认为,关键在于孩子是否在体谅他人的同时,也关注并尊重自己的感受。
我有一位很有魅力的朋友,大家都觉得任何时候和她在一起都“很受照顾”。一起吃饭,她必定考虑对方口味偏好,有烦心事找她聊天,总觉得深受抚慰,但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她讨好。
因为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,并不会完全忽略自己的需求。比如聊天时她突然接到工作电话,她会说:“我接到工作任务,所以只剩半小时陪你了,但这半小时我会全心全意倾听,尽力帮你解决问题!”
这样的她,我认为是“共情能力高”/“情商高”——体谅他人,也不牺牲自己。
而“讨好型人格”的“体谅”,往往藏着委屈自己、不敢表达、无法拒绝等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的倾向。
比如马思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,自己从小被教育要“懂事、听话、多考虑别人,不能有自我”,所以哪怕在高速乘车很想上厕所,却因为担心会给司机“添麻烦”而憋了一路。
习惯了“讨好”的行为模式,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,也大大降低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。
首先 ,拥有“讨好”的思维和行为模式,会让人无法准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,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无法接纳,很难和他人坦诚沟通。一起吃饭,问想吃什么,总说“你们定,我都行”,很少表达意见和不满;
逛街买衣服,即使是自己喜欢的衣服,只要同行的人说不好,就会放弃,很难坚持自己的喜好;
付出很多、反复打磨后完成一项工作,但只要别人一句挑剔,马上陷入自我怀疑;
相处中出了矛盾,想找他/她谈谈,他/她却说“我没事,没什么,我没生气”,拒绝表达和沟通;
……
说实话,看似事事为他人考虑的“讨好型”人,长期相处下来并没有想象地那么舒服。而这种不舒服,正来自于“讨好型”人的“为他人考虑”和“委曲求全”。
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坦诚沟通、相互尊重的基础上。“讨好型”人无法准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,视愤怒、失望等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,为了维持在他人眼中的“好人形象”而压抑着不表达。这恰恰是坦诚沟通、相互尊重的大敌。 其次 ,“讨好型”人格让人无法学会真正的自尊、自爱、自信。而这种低自尊感,往往会带来各种“毒关系”,在亲密关系中危害尤其大。我的一位大学好友,是比较典型的讨好型人格。她和男友交往时,竭尽全力按对方的喜好去改变自己。本来性格爽利的她,为了对方一句“我喜欢温柔的女孩”而压抑自己的想法,一味顺着对方;因为对方说“你牙齿有点乱”,就去拔了那对让她看起来俏皮可爱的小虎牙;哪怕对方劈腿分手,她也是自责大过气愤,觉得是自己没能“让对方满意“……你看,拥有这样”讨好型”思维的姑娘,不就是“PUA”的完美对象么? 最后 ,为他人“牺牲”自我的讨好者,未来有可能演变为暴虐的“施害者”。因为在社会群体中长期扮演“自我牺牲”的角色,讨好者很难建立真诚友好又亲密平等的人际关系。他们的情感需求长期被忽视,得不到满足。这些情感缺口持续积累,可能会令“讨好者”在相对有安全感的家庭和亲子关系中,走向另一个极端。除了有可能演变成对家人的极端忽视和冷暴力,也可能造成自我厌弃。张爱玲祖父早逝,她的父亲由张爱玲祖母辛苦养大。祖母为了让张父心无旁骛地读书,教养方式十分严厉,甚至要求他做女装打扮、着绣花鞋以“温和性情”。张父为讨张爱玲祖母欢心也都一一照做,养成了懦弱无能的个性。而正是这样的他,在母亲过世,自己成家立业后,却变成了一个动辄动手毒打张爱玲的施暴者。“我的不幸,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,一旦拒绝别人,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。因此,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, 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。”
如何避免让孩子成为“讨好型人格”呢?可以从3个方面来努力:
1、避免做控制型父母,不要总拿“别人家的小孩”做对比丢掉对“父母掌控感”的极端痴迷,孩子通常不会如我们期待那般成长。每个孩子都有其可爱之处。发现孩子的优点,接纳孩子的不完美,缺点也可以成为特点。生活中,很多父母都自认为是无条件地爱着孩子,但却不知道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这样。他们认为父母爱的是成绩好的自己,弹一手好钢琴的自己,听话乖巧的自己....
这种有条件的爱,让孩子不自觉讨好。所以,一定要多多告诉孩子,你爱他,不会因为他未达到你的期待,而削减,要让孩子知道“因为我是我,父母就会喜欢我、欣赏我”。孩子不容易主动识别自己在交朋友时是否“讨好”,这需要我们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多加关注。如果意识到孩子有“讨好”倾向,可以这样做:比如,孩子可能会说:
我们要帮助孩子觉察到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,并告诉他们,如果自己不舒服,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,再去顾别人。
每个人都有优点,也有缺点。鼓励孩子和家人、朋友聊聊天,听听别人口中的自己,或许只是一句“你做的手工很漂亮/很对妹妹很照顾”,就能让孩子有个自信的支点。这个过程,能让孩子意识到,我可能不完美,但我有吸引他人的优点,我不需要一味讨好才能获得他人喜爱。和孩子讨论远离“讨好”的路径,为孩子做出“不讨好”就能维持良好关系的示范如果孩子已经陷入到“讨好”模式中,并且意识到这种关系让他不舒服,我们就需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远离“讨好”的路径,比如练习拒绝,比如肯定孩子的感受,并鼓励他先照顾好自己等。还可以用自己或身边的人来举例,让孩子明白“不讨好”也可以维持良好友谊。比如,我有几位相处十年以上依然觉得很舒服的密友,我经常当着女儿的面和她们打电话,有时我们也会有争执,但之后总会彻底沟通、相互包容。渐渐地,女儿也会感受到:“你和xx阿姨吵架,总是说几句又好了,你们从来吵不散”。是的,相互尊重和理解的良性关系,比“讨好——利用”的假交际、毒友谊要好太多。总之,如果孩子能感受到充足的爱意,就不会害怕因为自己“没让他人满意”而失去亲情、友情,就更有勇气体察自己的内心,并将精力投入到自我建设上来。而这样的人生,也才更容易轻装上阵、闪闪发光。编辑丨林乙乙,也是章鱼妈,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
参考文献丨[1] 朱迪斯•哈里斯.教养的迷思[M].2015,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
[2] Amy Morin.10 Signs You're a People-Pleaser[EB/OL]
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us/blog/what-mentally-strong-people-dont-do/201708/10-signs-youre-people-pleaser.2017-8-23/2021-11-27..
✍️|作 者 招 募 & 投稿|后台回复“投稿”,查看详情投稿邮箱:Kids@guokr.com